
在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里,谱写了许多中华儿女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家国山河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洒满了前辈们守土卫国的热血。
而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空,同样也有一支年轻、热血,且不畏强敌的军队。他们面对敌人强大的空军优势,依然打出了像兰州大捷这种18比0的战损比。
而今天的主人公,被誉为王牌飞行员王延周,更是这支中国空军的佼佼者,他的身上,拥有着许多至今人们听起来还觉得振奋人心的事情。

一、少年男儿从军行
这位空中战神的名字叫王延周,1920年出生在齐鲁大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片土地上曾诞生过霸主齐桓公和夫子仲尼。
因为祖父曾中过秀才,家里也算是书香门第,王延周的堂弟王延德是西北军的一名将士,那时的他回乡探亲,身穿军装的他显得格外的英挺和威风。
在堂哥的引荐和帮助下,王延周在1936年加入了国民革命军29军,彼时的王延周,仅仅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年轻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当时在宛平县城南宛机场阻击日军的正是王延周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阻击战打得异常艰难,日军的飞机、地面的坦克和炮兵不断轰炸第29军的阵地。

王延周所在的29路军拼死抵抗,但还是没有抵挡住日军疯狂的进攻,被迫突围撤离。
17岁王延周也跟着大部队撤退突围,一路辗转到了陕西,日本侵略者在战场的野蛮让他十分的愤怒,而中国“万国牌”的空军不单单数量少,更在飞机的性能上比我军的空军要强。
1937年,当时的日本陆军用于作战的飞机数量高达1156架,这里面有轰炸机300多架。
当时的日本海军拥有1045架飞机,这其中舰载机更是多达300架,同时还配备有水上飞机母舰,方便飞机用于水上作战过程中的升降起落。

而在1937年,当时的中国空军有400架飞机,但能用于作战的仅仅只有91架,况且这些飞机都不是我国本土制造的,我国没有飞机自产的能力,只能靠进口国外的飞机,被敌人打落一架就少一架。
在装备上我们处于劣势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抗战爆发的时候,日本拥有军事飞行员的数量高达1万,即便是民用的飞行员也有3000。而我国当时就算人口众多,但飞行员的数量仅有700人。
这就是一个农业国和一个工业国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差距,在战场上是肉眼可见的是士兵们手里的装备和武器,军队的训练方式和作战能力等等,经历过战争的王延周更能深刻的明白这一点。

恰逢这个时候,陕西西安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正在招生,王延周凭借自己过硬的军事素养考了进去,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快要毕业的王延周无意间看到了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招生广告,他十分高兴,而且因为前面两年多的军事生涯,毫无意外他成功被录取了。
被录取的王延周先被安排出昆明学习空中飞行的理论知识,而后又被安排去美国航空部队进行训练,学成归来后的王延周被安排分配到一支空军部队,而这支空军的创建者正是陈纳德,就是后面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就这样,三年磨剑只为一飞,王延周凭借着自身过硬的素质能力,终于可以在以前触不可及的空中和日本侵略者过过招了。

二、空鹰赤诚酬国志
从1937年到1943年,整整经历了六年的光阴,王延周都在空军学校里面跟随着老师们努力学习,因为他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日本侵略者是可恨可恶,但是自己如果没有过硬的本事,也很难在空中与日本侵略者周旋。
十年磨一剑,只为今朝,当初望尘莫及的飞机就在王延周的眼前,和日本侵略者交锋的操纵杆就握在自己的手里,王延周更是无比的兴奋。因为他知道,可以报仇雪恨的日子不远了。
1943年6月1日,王延周首次接受到了战斗指示,他将要在次日从四川的大凉山机场起飞,准备对日军控制下的郑州火车站实施轰炸。王延周和另外18名飞行员驾驶着轰炸机一路向北,轰炸机按照计划成功抵达郑州火车站。

在飞机上的王延周,都能看到飞机下面乱窜的日军,脸上是挂不住的错愕和惊恐,已经在中国横行霸道了12年的他们,从来就没有试过有中国军队的飞机有一天会像乌压压的黑云一样来到自己的头上。
随着攻击键的落下,王延周所乘载的轰炸机尽数把携带的炸药按计划投放到了预定的目标,日军的火车站上一片火海,绝大部分的日军都葬身在大火里面,还有囤放在火车站那里的物资,尽数成了灰烬。
第一次出战,王延周和他那18名队友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轰炸任务完成后,轰炸大队按照原定的计划即将返航。不料这个时候,王延周驾驶的飞机出现了故障,他不得不把飞行的速度降低下来,花点时间下来处理一下飞机的异常。

等到他把飞机的异常排除后,才发现自己落后在飞机大部队的后面了,此时的他孤身一人,下面属于敌占区,单独一个人很容易遇到敌人的袭击的,而且队友也飞远了,更别说如果遇到困难时其他队友能及时协助支援了。
现在孤身一人的他还要提防地上的日军部队,如果他们手里还装备地空防御的武器,那更是危险了。果然,飞离郑州没过多久,一个如同蚊子一般大小的黑点慢慢闯进了王延周的视野,并且逐渐放大。
这个黑点在王延周的视线里慢慢放大,定睛一看,才发现这个黑点是一架日本96型的运输机。受过培训的王延周知道,运输机在飞行的途中为了保护它的安全,往往会搭配一些轰炸机护航,他不得不要提高警惕,因为现在只有他一个人。

距离越来越近了,王延周才发现,这架运输机只有它自己孤零零一架,也没有其他飞机护送,就这么冒冒失失地闯进了王延周的视野,这就等于送上门来了。
在抗战初期,由于国力的碾压和战争的残酷,中国空军初期在抗日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也挨尽了打,面对性能优良的日军轰炸机,中国空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当时的中国海军更是全军覆没。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许是许久没有遇到过对手的,日军的飞机在当时中国的领空更是骄横惯了,他们称当时中国的领空是绝对安全的飞行领域,没想到这次居然碰到了“落单”的王延周。

此时王延周的心里是乐开了花,他的心里一直在想,运输机的反击能力,怎么可能比得上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轰炸机,还不是像一个强壮的大人一样随意拿捏一个小孩子吗?
敌人的运输机也发现了王延周和他的轰炸机,立马就调转机头准备逃跑,这样好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王延周怎么会轻易让它跑了。
他迅速驾驶轰炸机,抓住操纵杆,以最好的速度飞到运输机的侧后方,调整好轰炸机的准星,对着这台仓皇逃跑的运输机,会心一笑:我送你回老家。
操纵杆一动,轰炸机上六挺机关枪同时开火,运输机被机关枪喷射的子弹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在强大的火力加持下,最后,这台运输机就像大烟囱一样冒出浓浓的黑烟,不甘心地向地面坠落。

就这样,单飞的日军运输机碰到了“落单”的王延周,成功被王延周送回了东瀛老家,王延周也顺利返航。
几天后的王延周才收到消息,说日军有一架运输机在郑州附近的方向失去了联系,运输机上的7名日军军官外加一些随从人员,都随着他那6挺机关枪开火后不知所踪。
王延周和他的队友们感到十分高兴,队友们更是惊叹王延周的运气和能力,自己一个人就把在这么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方,把日本军官做的运输机给干下来了。

要知道,这是王延周首次接受飞行任务击落下来的第一架敌机,对于他本人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王延周又先后击落了三架日本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和一架东条战斗机,加上第一次飞行击落的运输了,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王延周凭借着自己的本领,硬是让5架横行在当时中国领土上空的日军战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因为出色的战绩和平时训练的刻苦,为了保证西南命脉的畅通,王延周还被上峰安排到护送驼峰航线。驼峰路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一个山口,海拔高度非常高,而且气候恶劣,作为必经之地的这里,在坠落失踪的飞机不计其数。
凭借出色的飞行能力,王延周在没有真实可靠的航空路线图,更没有精确的导航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了8次穿越驼峰航线。

就这样,中国通过驼峰路线,向印度输送远征军进行对日作战,而印度生产的石油、药品和器械,也为失去了全部沿海港口,只能退守西南西北的中国军队提供了反击抗日的物资。
王延周,更是凭借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为打通和维护滇缅公路的顺畅提供了稳定的空中支援。
六年前的夙愿,在六年后成为了现实,王延周把手中的操纵杆成了他痛击日寇的枪,投放和射出的是中国人民反击的怒火。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王延周很荣幸被编入了党和人民要检阅的飞行编队里面。
王延周带着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荣誉,驶过了天安门广场,成为17位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三十万首都军民检阅的飞行员之一,这是祖国给予他的荣誉勋章。
并且在后来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王延周依然凭借着自己过硬的飞行技术大放异彩,他驾驶着战斗机击落和击伤了当时美国最先进的F-86战机各一架,荣立二等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王牌飞行员。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