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炒银针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清炒银针


清炒银针

  2025-10-23 03:52:49     简体|繁體
http://vip.993113.com/1095285.html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每年冬春季,蔬菜品种变少、价格偏高的时候,绿豆芽就更受青睐。

多年前,我曾吃过一道清淡的“清炒银针”,至今印象深刻。其实,这道菜就是素炒绿豆芽的精致版本。绿豆芽本是再寻常不过的食材,但将每一根都掐去头尾,只留下雪白的芽莛入锅炒制,便多了几分功夫菜的细腻,瞬间显得不一般了。

素炒绿豆芽要想炒出妙处,对绿豆芽要有所挑剔。一是要选发得好的,需长而直、粗细均匀;二是只用中间的芽莛,芽头的豆子、芽尾的根须,都要仔细掐去。太原本地菜市场的绿豆芽,多是在大桶中自然生长,形态杂乱,一根根掐拣格外考验耐心。在深圳的菜市场,我见过装在盒子里、长得整整齐齐的绿豆芽,足有一拳头长,精神饱满。这样的绿豆芽处理起来更省事,在案板上码齐后,两刀就能切去头尾。

其次是调料的选择,不能使用老抽、酱油之类的深色调料,以防破坏菜品清爽的色泽。

火候把控是关键。既要保证绿豆芽熟透不夹生,又要留住脆嫩口感,让每一根都能在盘中“支棱”着;一旦火候过了,豆芽变软塌,卖相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是菜量,绝不能多,只需浅浅一碟即可,量多了不仅难炒,还会影响口感和卖相。

后来家里来了客人,我也会做一道“清炒银针”上桌,每次最先被光盘的,准是这道菜。

食材与做法

食材:绿豆芽,量稍大一点儿,以备精选。

调味料:盐、白砂糖、陈醋、生抽。

步骤:

1.绿豆芽掐去头尾择好,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2.所有调味料混合,提前调好调味汁。

3.油锅烧热,放入绿豆芽,快速翻炒;待豆芽略微变软时,倒入调味汁,继续翻炒均匀,立即出锅。

提示:

1.调味料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在味道平衡的前提下,可适当偏酸或偏咸,但调料汁的颜色不要太深,可适当少加一点点水调淡。

2.把握火候,豆芽一定不要炒疲、炒软,要保留豆芽挺直的形态和脆嫩的口感。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

    三明三元:晚风音乐会,唱响城市夜生活
  • 2025-10-23 07:07:13

     

    “时代风尚”文艺志愿服务走进吉林外国语大学
  • 2025-10-23 06:59:10

     

    吸纳会员单位114个!西安市应急救援协会将从这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 2025-10-23 06:51:01

     

    燃烧中二之魂,二次元手游《溯回青空》今日正式上线
  • 2025-10-23 06:42:55

     

    荣誉“满格”!东港区卫健系统多点突破 健康服务暖人心
  • 2025-10-23 06:34:49

     

    小S获得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大奖,喜极而泣,数次感谢大S
  • 2025-10-23 06:26:43

     

    “沉默巨人”马奎尔:职业精神之典范,在低谷中收获掌声
  • 2025-10-23 06:18:37

     

    郭德纲最新回应杨议来了,昨日发文炫耀上海相声售罄了,京剧同样全部卖光引发关注
  • 2025-10-23 06:10:31

     

    伊朗前外长重磅爆料!称拉夫罗夫偷偷带香槟酒,暗中搞砸谈判,俄罗斯一直在伤害伊朗?
  • 2025-10-23 06:02:25

     

    解决“上楼难”,日照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优化奖补简化手续
  • 2025-10-23 05:54:20

     

    商河:内连外通行更畅
  • 2025-10-23 05:46:13

     

    民革黔南州委“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简讯
  • 2025-10-23 05:38:07

     

    校企联动!人保寿险IWP新军招募直播走进云南财大
  • 2025-10-23 05:30:01

     

    民革都匀市委开展“书香民革”读书分享会
  • 2025-10-23 05:21:56

     

    特别聚焦|从“成圈”到“拓圈”,这些“细节”超有料
  • 2025-10-23 05: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