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黄百铁路贵州段4标项目施工现场热潮涌动,承建方中铁五局贵州公司800余名建设者正在全线重难点工程打易隧道、望谟河特大桥等工点全力奋战。
打易隧道2号斜井洞口,五星红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这座全长13475米的全线最长隧道内,挖掘机挥舞铁臂清运渣土,运渣车往来穿梭,工人们正精准进行仰拱栈桥定位安装与初支打钻。

项目施工现场
据了解,打易隧道位于黔西南州望谟县境内,最浅埋深12米,最大埋深467米,下穿高速匝道等建(构)筑物。隧道正洞主要穿越砂岩、泥灰岩夹泥质灰岩,Ⅳ级围岩段长7640米、Ⅴ级围岩段长1095米,主要不良地质为顺层偏压、缓倾岩层及岩溶,施工中存在隧洞坍塌冒顶、突泥涌水、软岩变形、底鼓变形等风险。

项目施工现场
采用1救援疏散斜井+3斜井方案分段施工,就是要实现长隧短打。施工班组长陈行城抹了把额头的汗,他紧盯的掌子面正以日均3米的速度掘进。
十几公里外的望谟河特大桥工地,40多米高的作业平台上,钢筋工们正将钢筋编织成桥墩“骨骼”。这座全长1287米的桥梁,其49米高的主墩正采用“悬臂造桥机”技术施工,自动化设备让钢筋安装精度达毫米级。

项目施工现场
“每根桩基都要经过三次检测,喷淋养护系统24小时运转。”技术负责人陈柄荃手持图纸巡检,脚下的0-16号墩台已初具雏形。
安全管控与技术攻关同步推进。在隧道掌子面,安全员康健晴带着队员开展“地毯式”排查,TSP超前地质预报设备实时监测围岩变化;二衬施工区域,智能台车搭载的振捣系统与注浆系统协同作业,91.65立方米C35混凝土正均匀浇筑,技术员郭衡紧盯屏幕上的温度与饱满度数据。“第一次在工地过节,虽想家人,但看着隧道每天向前延伸,值了。”这位年轻技术员的话语道出众人心声。

项目施工现场
黄百铁路北接沪昆铁路、南联南昆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的关键构成部分,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线路全长约31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设17个站,建设工期5年。
其建成后,将为川渝黔地区开辟运距最短、成本最低的陆运新通道,实现铁路运输通江达海,促进西南华南地区互联互通,切实发挥广西连接“一带一路”的纽带作用,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露
编辑朱登芳
二审江婷婷
三审岳振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