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王艳彩临沂报道

8月26日下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临沂市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临沂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食品之都”的城市,有9个县区入选国家产粮大县、6个县位居全国花生百强县。莒南县、沂南县、临沭县是农业农村部建设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山东大花生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县。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企业达161家,产值306亿元,其中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有6家;今年1-7月份,规上企业增加到177家,实现产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长势头强劲。
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是临沂市重点培育的13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也是优势与特色兼具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临沂市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四化方向”,成功培育出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花生及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实力雄厚。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达230.3万亩,总产71.3万吨,均居全省第1位。拥有各类花生加工企业222家,规模以上花生油加工企业就有21家,其中金胜粮油、兴泉油脂、玉皇粮油、中粮油脂4家企业位居全国花生油加工十强,精制花生油产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77家花生加工企业具备出口资质,产品种类丰富,有花生酱、烤花生、蛋白肽等30多类,远销欧洲、中东、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胜、玉皇还是国家花生油生产标准起草单位,在行业内拥有重要话语权。
焙烤食品产业集群方面,全市拥有焙烤食品加工企业670余家,年加工食品600余万吨,产品涵盖33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这里不仅有青援、鼎福等老牌企业,巴比熊、好唛哆、亿佰利、诺好佳等新生力量也强势崛起,沂水县更是成为全国最大的沙琪玛、紫皮糖生产基地,在全国焙烤食品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粮食加工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全市小麦种植438.8万亩,总产188.1万吨,有19家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其中郯城县五得利面粉年产能27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面粉加工厂,彰显出强大的加工实力。大豆种植29.4万亩,总产5.5万吨,加工产能过100万吨,豆奶粉产能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豆黄金食品首创零添加天然腐竹,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为粮食加工领域带来新的活力。
为推动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临沂市在产业链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坚持高点谋划。临沂市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组建60人的产业链“专家智库”。专家们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和当地产业基础,明确了三大主攻方向:花生及植物油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焙烤及休闲食品集群持续壮大、粮食加工向深加工延伸。同时,制定了《临沂市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绘制产业链布局图、产业图谱、招商图谱,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规划。此外,还实施“6+18+12”重点企业培育计划,梯次培育6家十亿级链主企业、18家骨干企业和12家高成长性企业,为产业发展打造坚实的企业梯队。
坚持项目为王。市县一体、政企协同,积极开展对接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对接活动23次,加强与国家、省、市级食品工业协会及各地商会等商协会交流,与国内粮油加工头部企业持续对接,目前在谈项目13个。全市在建项目34个,总投资50.7亿元,今年累计到位10.4亿元;拟建项目12个,总投资19.9亿元。众多项目的推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坚持服务为本。多次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累计10余次,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建立“一企一策”帮扶台账,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推介活动,如“港澳山东周”、中国国际链博会、中国农产品产销大会等,共计12场次,助力企业拓展市场。还组织食品企业赴越南开展经贸考察,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承办临商大会“兴业临沂体验行”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推介活动,联合市民政局在第三届山东(沂水)食品博览会增设功能性食品专区,组织养老、康复机构现场采购,同时在中国国际食品城设立“地产食品”专区,为入驻企业争取减免租金政策。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帮助40多家企业解决项目用地、资金需求、原料进口、产销对接等问题,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坚持科创先行。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累计达到26家。目前,拥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积极争取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临沂食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对接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水平专家团队与金胜、玉皇、豆黄金等链主骨干企业共建科技研发平台,不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