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3日讯在临沂圣陶学校,活跃着这样一批心怀教育热忱的教师:他们以匠心绘知识,用热爱染成长,在讲台书写育人篇章,他们以责任为灯、创新为火,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融入备课、课堂与谈心。一起走近肖老师、寇老师、马老师三位榜样教师,听一听他们的教育故事,感受圣陶人对教育的赤诚坚守。


从踏入圣陶校园的第一天起,肖老师便将“立德树人”的初心深植教育日常,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始终以饱满热情与高度责任感,诠释着党员教师的担当。在政治课堂上,他尤其擅长将抽象理论化为鲜活生活案例,让枯燥理论课瞬间变得生动有趣。
为帮学生攻克背诵难关,肖老师精心定制“百题计划”打卡表——从10题起步逐步进阶至100题,还自掏腰包准备励志笔记本、书签作为奖励。在他的用心激励下,原本枯燥的背诵,变成了充满成就感的“闯关游戏”,班级背题氛围愈发浓厚。“肖老师的课从来不会沉闷的灌输,再难理解的知识点,经他结合案例一讲就通;百题计划更让我们不再怕背诵,像打卡解锁小成就一样有意思!”,学生们的真切评价是对其教学成果最有力的肯定!


作为高二化学学科组长,寇老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深耕启发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她摒弃“填鸭式”讲授,践行“授人以渔,不如向学生要鱼”:依据知识点逻辑设计递进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推导;用生活实例拆解复杂原理,帮助学生快速衔接知识与实践。2024-2025学年,她教学成果亮眼:所带班级化学成绩稳居年级前列;学年末牵头高一化学组备战学考,从知识点梳理、答题指导到疑难攻克,全程亲力把关,最终助力全年级化学学考成绩超预期达标。
“以前总觉得化学又难又枯燥,可寇老师总能用生活里的例子把复杂知识点拆解得明明白白,现在我不仅能跟上进度,还慢慢喜欢上了化学;每次分析错题,她常说,错题是找到知识漏洞的钥匙,这句话让我们不再怕犯错,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敢主动找她请教了!”学生们的话语朴实而真挚,而这份信任,正是藏在她对教学的每一份精心打磨里,更藏在她对学生的每一份温暖关怀中。


马老师以“温暖”与“创新”诠释新时代教师模样。作为高二12班班主任,他严守师德规范,课间关心学生状态,调解矛盾时耐心引导,入职不久便获学生家长们一致认可,家长称“放心把孩子交给他”!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升自信,他设计“今日我是小老师”环节,课前5分钟让学生上台讲题,学生们从最初胆怯到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对做题方法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他还分层设计作业,写个性化评语,让每个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
在班级管理中,他会主动找学生聊聊学习近况;课后,他会静静倾听学生的烦恼;遇到学生犯错,他从不会直接批评,而是先问一句“怎么了”,再慢慢引导。有学生在日记里写道:“马老师找我谈话时,从来不会劈头盖脸地说我错了,总是先问我发生了什么,这种时候,我特别想把心里的话都告诉他。”这份温暖的师生情谊,正是他用心经营“情感账户”,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宝贵财富。

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热爱:教师以匠心耕耘,学生以成长回应。三位老师,虽然任教的科目不同、教学风格各异,但心中都怀揣着同样的教育初心——用责任守护学生的成长,用创新点亮课堂的未来。在临沂圣陶学校这片教育沃土上,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教师,他们以热爱为帆,以坚守为桨,带着学生们驶向更广阔的未来,为教育事业书写更多动人的篇章!(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编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