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 聊城人社绘就“十四五”新图景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聚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 聊城人社绘就“十四五”新图景


聚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 聊城人社绘就“十四五”新图景

  2025-10-22 11:16:35     简体|繁體
http://vip.993113.com/1095173.html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泮晓阳)10月2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八)人社事业发展成果专场,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刘博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人才引育等方面介绍聊城市人社事业相关工作成果。

聚力就业创业,民生之本更加稳固

一是坚持以政策红利稳定就业基本盘。市场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十四五”期间,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推动劳动者市场就业,联合多部门制定了就业配套措施,充分释放资金补贴、减税降费、岗位补助等政策红利。比如,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实行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7万人次等。通过落实一揽子稳岗位促就业扶持政策,减轻了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提升了劳动者技能水平,让就业岗位更稳、就业成色更足。为促进就业与产业协同发展,聊城市人社局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建成聊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并获批省级园区,启动建设“智汇水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490余家,从业人员超4000人,有力保障了重点群体就业和企业用工需求。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

二是坚持以精准帮扶提升群众获得感。将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关键环节,让就业服务可感可及。比如,打造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智慧就业等就业服务品牌,2021年以来开展求职招聘对接活动445场、服务企业3.28万家次,助力12.6万人实现就业。聚集高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需求,全力做好“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开展“社区微业”行动,精心打造临清轴承智造工匠、侯营小棉袄等13个劳务品牌,其中“鲁西嫁接工”获评省级特色劳务品牌,并在全国劳务品牌大会上亮相打卡,年稳定输出技术工1万余人,成为助力女性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三是坚持以创业创新激发就业新活力。聊城市人社局持续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市创业孵化基地成立10年来,累计孵化山东聚实惠商贸有限公司、山东海钻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90余家,带动就业2.5万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力度,推行“创贷+产业”模式惠及188家企业、2.7万名创业者,带动就业5万余人,有效解决了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资金难题。为营造浓厚创业氛围,聊城市人社局还举办了第六、第七届市级创业大赛,友爱导乐健康服务、智能化信息化二衬台车等一大批优秀创业项目和创业者脱颖而出,其中“苏风京韵看宛园”项目获国家级优秀奖,为就业岗位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全社会保障,民生之基更加坚实

一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社保高质量扩面”“全民参保·福暖万家”等专项行动,通过大数据比对、送政策上门推动应保尽保。今年7月,聊城市人社局启动实施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政策,将出行、即时配送等行业平台企业纳入保障范围,切实维护了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群体的劳动保障权益。目前,全市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3.06万人、75.54万人、55.48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二是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社保待遇关系群众的生活质量,聊城市人社局坚决落实好上级部署,管好百姓的“养老钱”,连年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让广大退休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就在今年7月,聊城市人社局顺利完成了2025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惠及22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实现了稳步增长,由2021年的每人每月150元提高至目前的208元,有力保障了参保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是经办服务持续优化。聊城市人社局积极推进“国家级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社保事项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群众动动手指就能查信息、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业务,具体办理流程请关注“聊城人社”微信公众号或登录“12333聊城服务网”平台查询。持续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为群众在待遇领取、就医购药、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了更多便利。目前,全市累计制发社保卡575万余张,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卡”。

强化人才支撑,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是青年兴聊,吸引青春力量集聚筑梦。2023年,市委市政府创新实施“青年兴聊”工程,精准定制了16条“黄金措施”和12项配套细则,从平台搭建、创业扶持、成长助力、乐业环境四个维度,全力支持青年挑大梁、当主角。在西安、兰州、重庆等中心城市建成5家青年联络站,聘任40名引才大使,招募1160名高校联络员,形成“东西南北中”的战略引才格局。工程实施以来,吸引6万余名青年才俊来聊就业创业。

二是高端引才,推动顶尖智力赋能产业。擦亮柔性引才“聊城品牌”,连续举办9届“院士专家聊城行”活动,累计邀请47名院士、550余名高层次专家来聊交流合作,一大批产业项目在聊城市开花结果。比如在轴承产业领域,山东凯美瑞轴承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和专家合作,突破了高精密轴承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5月,聊城市“山东聊城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服务团”获批人社部“2025年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品牌性。

三是技能成才,培养能工巧匠支撑制造。大力实施“技能兴聊”战略,统筹推进企业育才、以赛选才、待遇留才等文章,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量质齐增”。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2.52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1万人,比“十三五”末增长了154%。“聊城市技工教育产教联盟”入选全国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院校名单。去年9月,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聊城小伙杨绍辉勇夺汽车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在该金牌项目上“零的突破”。

责任编辑:连峰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