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活力红谷滩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10月16日上午10时许,媒体采访团走进活动第二站——位于红谷滩区VR产业基地的江西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探访其如何以AI技术赋能城市智慧发展,感受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活力。

落子红谷滩:江西讯飞的技术基因与落地历程
一部手机大的翻译设备,可以有多大能量?它能集收音、录音、降噪、多国语言互译于一身——而这仅仅是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缩影。

2022年10月,科大讯飞在江西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西讯飞,与红土地“热烈牵手”,同步建成人工智能体验馆和南昌产业加速中心,助推区域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科大讯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江西讯飞在赣已有包括咨询、服务、运营、推广的上百人专业化团队,围绕“线上+线下”的发展路径引育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科大讯飞作为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始终站在技术创新前沿。2023年,其“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彰显了中国AI技术的硬实力。江西讯飞承袭总部基因,将这份创新活力注入本地发展。
从2023年5月首次亮相,到2024年星火4.0Turbo在中文领域全面超越GPT-4Turbo,再到2025年推出业界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每一次升级都带来新的惊喜。语音同传时延缩短至5秒以内,混域知识搜索技术行业首发,多语言能力覆盖130余种语言……这些突破正悄然改变着江西的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技术赋能:AI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走进江西讯飞,虚拟主播“晓颜”热情迎接媒体团,主动向大家问好,并现场演示了语音合成技术,其发音流畅,吐字清晰,引来阵阵赞叹。
随后,工作人员系统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重点展示了“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将语音转写成文字,据现场演示,普通话的转写准确率达98%,英文的转写准确率超过93%。此外,系统还支持英语、俄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60多种语言的同步翻译。该系统的一大亮点在于支持离线使用,有效保障了会议内容的安全性与隐私性。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两会期间的35个代表团中投入使用。

在江西,AI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教育领域,从省级“赣教云”平台到区县“因材施教”项目,AI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春雨般滋润每个角落。婺源县的数字化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区县案例,展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生动实践。
医疗领域,AI辅诊系统已覆盖全省,电子病历规范率从不足10%跃升至89%,累计生成超8600万份电子病历。这个“AI医生助手”可覆盖基层95%以上的常见病种,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汽车领域,与江铃集团的合作从智能语音延伸到智能座舱,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的人车交互体验持续优化,推动本土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破浪前行。
除了深耕传统行业,江西讯飞还推出多项创新应用:“奇思妙问好奇窗”让爱因斯坦、李白等历史文化名人“穿越”时空,与孩子们对话;“讯飞晓医”APP累计完成AI咨询超1.4亿次,下载量突破2400w,用户满意度达98%,覆盖高频常见疾病1600余种、常见症状2000余种、常见药品50000余种、常见检查检验项目6000余项;人工智能慢病一体化平台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智能管理,让慢性病患者享受到更精准、更连续的健康服务。
生态构建:产业加速中心的孵化成果与未来愿景
讯飞南昌AI产业加速中心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成为本地AI产业的重要孵化平台。目前已对接企业超200家,注册落户4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规上企业5家。生态企业年产值预计突破3亿元,原定五年引进40家企业的目标提前实现,“双百”目标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从平台构建到生态繁荣,江西讯飞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江西”的生动答卷。
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实习生曹芸
编辑汪艳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