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农村田埂画圈练靶的知青,到夺得中国奥运首金的运动员,再到培养多位世界冠军的金牌教练,许海峰的人生轨迹,恰是中国体育从“零的突破”到“群星闪耀”的生动注脚。
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专访中国奥运首金得主许海峰,重温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背后故事,感受这份跨越漫长岁月却依旧炽热如初的体育精神!
打破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他借裤子登上领奖台
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承载着许海峰的诸多记忆。1983年,26岁的他进入国家队,仅一年后便踏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彼时,中国奥委会刚恢复合法权利,首次派团参赛。
当年,中国派出了225名运动员、50名教练员,参加16个项目的比赛。
洛杉矶奥运会首日,许海峰参加“男子50米自选手枪慢射”,需两小时半内完成6组射击。许海峰前两组均打出97环,第三组却出现8环失误。

许海峰选择暂停比赛,在休息了20多分钟后,他缓缓起身,走回赛场。
关键的第六组射击开始了。当时,其他55名运动员已经完成比赛,只剩许海峰独自与前方的靶纸相对。接连打出了两个8环后,许海峰再次选择暂停。和上次走出赛场调整心情不同,这次他坐在了赛场边的椅子上。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21分钟,许海峰起身回到射击台,他没有急于装弹,而是举起空枪开始预习,他要把每一个技术动作调到最佳状态。最后三发子弹,许海峰打出了两个10环、一个9环,这完美收官的三枪,把他的总成绩定格在了566环。

尘埃落定,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50米自选手枪慢射”的冠军属于许海峰,这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奥运赛场上斩获的第一枚金牌。
直到这个时候,许海峰才想起来,自己的领奖服还没准备好。当时许海峰穿了一双皮鞋,临时借了一条红裤子赶去领奖。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和队友王义夫一同站上了奥运领奖台,这一刻,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幕。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