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以艺术为桥梁,集合中俄美术家作品165件,是吉林省近年来最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展。
在众多宏大的作品中,一幅未完成的画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唐一禾先生于1940年创作的油画——《七七的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留法归来的唐一禾以画笔为刀,投入到抗战的宣传当中,以《七七的号角》艺术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
画面以青年学生组成的宣传队为主体,整个画面的色调非常的厚重。画中人物左起依次为夏禹卿、徐莹、刘一层、王子惠、朱玉如、倪正方、侯日逊,他们是与唐一禾朝夕相处的学生。行进的队伍步伐坚定急促,队伍行进中的视觉状态,使观众能感受到前进感,也预示着中国的青年在抗战的烽火之下,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关口,积极地投身抗战、勇往直前,因此有美术史家将其誉为“抗战美术的《义勇军进行曲》”。
鲜为人知的是,《七七的号角》并非一幅孤立的作品,它是唐一禾计划创作的抗战史画《伟大的行列——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同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部未竟史诗的“悲壮序曲”。在唐一禾的构思中,要以一幅宽约三米的大幅面油画描绘全中国各阶层、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宏大场景——农民放下锄头、工人握紧扳手、学子扛起号角,所有人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奋勇前行。
但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物资极度匮乏,颜料几乎无从获得,唐一禾先生宏大的艺术构想只留下这幅草稿,这也使得这幅“未完成的杰作”,成为了那个艰难时代最真实、最深刻的写照。
80多年后,再次驻足于这幅画作前,仍觉心潮澎湃。“民族号角”似乎冲破时间与画布的限制在耳边响起,激励广大青年铭记历史、蓬勃向上,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代的洪流,持续吹响传承与奋进的时代强音。
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记者丛鹂锐
摄像彭绅
制作孙上修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