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累计发布可视化航行警(通)告7.5万余份,成功推荐航线20余万条;完成三大海区127座站点预报潮位数据和8个直属海事局的水文气象数据汇总入库;高质量完成湖南沅陵沉船应急扫测任务;编制8个海上风电场综合航保方案;成功举办IALA2025年度历史灯塔保护国际研讨会……2025年上半年,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以下简称南海航保中心)紧紧围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任务导向与目标导向并重,扎实推进各项年度重点工作,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服务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
不断提升航保服务数智化水平
南海航保中心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支持纵深推进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为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航海保障业务,为船舶航行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务。
南海航保中心按照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S-124标准,对文字版的航行警告信息进行数字化再生产和发布,并在海事通APP上实时更新,实现航警一屏显示。同时,为用户提供禁航区避让提示、通航规则自动提醒、风险主动判别并在电子海图上叠加显示航警等伴随式智能助航服务。2025年3月,海事通APP发布新版本。新版本中,接入自南海航保中心提供的珠江口、琼州海峡、北部湾等重点水域的多功能航标数据及航警可视化、智能航线推荐等多项数字航保服务。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海航保中心累计发布可视化航行警(通)告7.5万余份,成功推荐航线20余万条。船舶航行过程中,船员只需通过海事通APP,便能实时获取准确的航行警告信息,同时借助智能航线推荐功能,规划出最优的航行路线,有效提升了航行安全性与效率。
“现在的海事通APP提供的水文气象、航线推荐、预警提醒等数据信息更加丰富了,对我们跑船人安全经济航行真的太有用了。”一位远洋船长表示。
为实现航行警(通)告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南海航保中心完成了智慧海事系统航行警(通)告全流程管理模块的开发,并在直属海事系统全面推广试用。同时,南海航保中心积极推动全国水文气象数据的汇聚,并接入智慧海事系统。目前,已完成三大海区127座站点预报潮位数据和8个直属海事局的水文气象数据汇总入库。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为船舶航行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船员可以提前了解航行区域的水文气象情况,做好应对准备。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南海航保中心还成立了航警和水文信息管理工作专班,加快沿海水文信息观测和服务开发研究,持续推进数字航保服务上船台的应用推广工作,致力于让智能助航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船员。
实干担当
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7月1日,《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提出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建设,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支持海上风电运维等产业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1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动能澎湃,为南海航保中心服务海上新业态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上半年以来,南海航保中心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地方需求,为多个重大项目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航海保障服务。编制8个海上风电场综合航保方案,高效完成青洲、帆石等风电场施工期航标配置,AIS、VHF基站建设,以及航路船舶引导和分流的航标布设。成立海南片区综合航保服务工作专班,并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共同服务保障琼州海峡西出口海上风电场建设。此外,在服务商渔船方面,南海航保中心印发了《海洋渔船交通安全管理七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助力“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深化。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有为。自去年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交通强国建设海事试点任务‘粤港澳大湾区航海保障智能化建设项目’”验收一年来,南海航保中心积极宣传推广试点工作经验,为大湾区航海保障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并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编制珠江口智慧航道智能航保示范区顶层设计方案,并加强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业务合作,开展航标多功能化改造和数据底座搭建工作,加快推进珠江口智能航保示范区建设。这一示范区的建设将为大湾区的航道智能化管理提供示范,有力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和安全性。
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桥梁众多。针对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黄茅海大桥等重大水上交通设施,南海航保中心实施“一桥一方案”,为每座桥梁提供个性化的综合航保服务,确保桥梁周边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建立辖区航行环境分析季调度机制,开展南海海区典型桥梁、广东辖区十大高风险水域、琼州海峡等重点水域“五一”假期及汛期航海保障形势分析,提出针对性服务举措。同时,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开展航保业务交流,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共同推动完善大湾区导助航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大湾区内航运经济发展服务。
7月中旬,广西钦州,“世纪运河”——平陆运河建设工程量已完成逾八成。在往年工作基础上,南海航保中心专门制定了专项一体航保服务方案,为运河建设提供水文测量、航标设置等专业建议,助力平陆运河顺利建设。在北部湾地区,开展沿海无线宽带信号覆盖实船测试,完善海上全天候感知网,为北部湾地区的海上运输、海洋开发等活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在海南,南海航保中心全力服务保障琼州海峡、洋浦港等重点港口的运输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提升,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贡献航保力量。
强基固本
党建赋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海航保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夯实业务基础、提升服务质效为重点,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持续锻造专业过硬的航保履职能力,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南海航保中心持续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一体落实党支部评星定级,有效激发各党支部的活力与创造力,多个党支部在创建活动中脱颖而出,先后获评广东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直属海事系统“先锋”党支部和直属海事系统五星级党支部。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引领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切实以党建“组织力”赋能发展“新动能”。
党建强则业务精。今年以来,南海航保中心先后印发南海海区2025年航标助航、海事测绘和水上安全通信技术策略,为全年业务工作锚定方向。针对“春运”“五一”等重点时段,圆满完成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服务保障任务。通过制定南海海区航标技术测定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健全“四个一”工作机制并开展常态化调度,不断强化航标技术审查和技术测定环节,确保航标助航效能精准可靠。在应急搜救方面,顺利完成湖南沅陵沉船应急扫测任务,得到部领导批示肯定;建立健全值班体系,与广东海事局开展海事指挥与水上安全通信合署值班,在重大节假日后连续7天增播典型桥梁和高风险水域风险提醒信息,筑牢海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防线。同时,开展珠江口、琼州海峡等重点水域无线电环境监测,为防城港海上风电项目提供无线电通信效能影响评估,水上无线电监测能力持续提升。启动“十五五”业务和建设规划编制,加强科技项目储备,为长远发展储能蓄力。大型航标船“海巡176”完成建造及交船,为航保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装备支撑。验收并推广应用航保服务绩效及生产调度一体化系统,优化航标器材统筹调拨模式,推进内部资源统一调度和集约管理。

不断深化队伍“四化建设”,持续在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等方面用力见效,不断强化事业发展保障能力。全面开展岗位聘用“双向选择”,优化岗位设置,促进人岗相适,中心机关率先完成“双选”,14家直属单位有序启动。深化业财融合,落实预算编制与重点水域重点工作关联暂行规定,持续推进内部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召开青年人才培养专题座谈会,举办“航保与航行”青年创意比赛及学术沙龙,组织开展“两个驾驶台”学习调研实践活动,700余人次登上商船、航保作业船进行调研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职工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履职能力。
管理精细、业务精进的良性循环,催生单位自身建设、对外输出的可喜成果——对内,湛江航标处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三沙航标处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对外,成功举办IALA2025年度历史灯塔保护国际研讨会,助力提升全球历史灯塔保护与开发利用水平。
压茬推进
着力提升综合航保服务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南海航保中心下半年将以“四个提升”为主线,聚焦主责主业,攻坚重点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
继续在深耕航保主责主业中彰显担当作为。南海航保中心将高质量完成航标年度大保养,加大琼州海峡、珠江口等重要水域浮标维护力度;严把专用航标技术审查关,跟踪服务洋浦港区航道扩建、平陆运河等项目;完成海区年度测绘任务,编制海区S-44分级规划方案,为重大水工项目提供通航尺度核定测量;加强水上安全通信管理,升级改造南海海区安全通信系统,提升无线电监测能力。

坚定不移推动事业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南海航保中心将高质量推进深圳综合航海保障服务试点,从主业、流程、管理三个维度,大胆尝试,敢于创新,总结提炼试点成果和经验,努力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深化海事指挥与水上安全通信合署值班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两级合署值班模式,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转流程,确保合署值班工作取得实效。完善航海保障形势分析机制,形成特色航保咨询服务产品;加强应急搜寻能力建设,探索AI等技术在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推进数字产品研用。南海航保中心将继续优化珠江口桥区水域传感器网络建设,发布珠江口智慧航道智能航保示范区1.0版本。进一步完善航警可视化作为独立、自主、可控数字服务的全流程管理,提升数据采集、生产、检查、发布的自主化和智能化程度。加快水文气象数据汇聚,进一步拓展气象数据与现有各类数字航保服务的互操作应用场景。推进水文站和多功能化航标建设,强化航保内部单位的协同联动,主动对接气象、海洋等部门,打造多方合作共赢的数据生态链。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四责协同”机制,细化中心两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及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新作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航保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本文图片由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提供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