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小鲜肉的电影,究竟会有多少观众去看?
这个结果,谁也无法预料。
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谁拥有流量谁就掌握优势。
即使你的内容差得不堪一击,只要有人愿意买单,就能赚到钱。
但陈佩斯今年却拍摄了一部这样的电影,没有流量,也缺乏话题和讨论度。

最初甚至冷清得几乎没有排片,一度需要撤档重新安排上映。
然而重映后却起死回生,成为暑期档的票房黑马,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01、被资方撤资,没承想是匹黑马陈佩斯执导的《戏台》票房已过亿,受到众多网友的赞誉。

为什么这样一部冷门题材的电影会如此受欢迎呢?
这一切都源于陈佩斯对艺术的执着。
这个项目初期遇到了很大困难。
原本计划的投资方在开拍前突然撤离,撤资6000万,导致这部电影险些无法继续。

为了让电影继续进行下去,陈佩斯可以说是倾其所有。
不仅将自己在北京的别墅抵押了,还把儿子和儿媳的积蓄也搭进去了。
一家人东拼西凑凑出了一个亿,才让这部电影继续运作下去。

然而他并未因此降低影片的质量,反而对每个场景和镜头都更加细致严谨。
为了让观众观看时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剧组所有道具都严格按照民国时期戏班的样式制作。
演员身上穿的每一件戏服大褂,都是专门请苏州的老师傅手工制作,据说一件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还有那精致的广和戏楼,灯光团队日夜不停地反复调整,只为还原乱世中的一缕烟火味道。
在演员的表演方面,陈佩斯要求非常严格,作为主演,他更是身体力行,做出表率。
不仅各种危险动作都亲自完成,不用任何替身。

而且对细节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比如,电影中有一场下雨的镜头,因为觉得洒出的水滴密度不太合适,他反复拍摄了20多次。
为了一个只有3分钟的镜头,他甚至专门请来京剧表演艺术家,反复学习,只为让呈现效果更加专业。
最后在演员的选择上,正如之前所说,他并不看重演员的流量高低。
他更关注的是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
黄渤和姜武就不用多说了,他们扮演的角色基本上都在熟悉的范围内,算是得心应手的类型。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两位京剧演员的选择。
尹正和余少群。

他们两人都是如今演艺圈中少见的阴柔型美男子。
穿上戏服后,非常符合角色形象,加上演技出色,将民国时期名伶那种高傲又略带轻蔑的感觉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样一部在各方面都做到几乎完美的电影,真的很难不受欢迎。

02、戏比天大,黄渤赌对了但这部电影在上映初期也经历了诸多困难。
电影最初宣布上映时间时,受到了院线方面的普遍冷待。
在流量明星掌控排片的现状下,这部没有热度、风格文艺的民国题材影片,被认为缺乏商业吸引力,首日排片比例十分低下。

不少黄金时段的场次被安排到非主流时间,甚至每天仅有几场。
票房开局显然低迷,首周末预售表现远未达预期,一时之间陈佩斯遭遇挫折、老艺术家不适应市场的说法层出不穷。
面对这般困境,发行方与陈佩斯团队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是艰难支撑,眼看精心创作的作品悄然消失?
还是果断放弃,另谋出路?
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推迟上映,重新上映。

这个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也意味着之前投入的宣传资源可能白费,同时还面临外界认为失败的舆论压力。
这不仅是对陈佩斯个人的压力,也是整个剧组所面临的问题。
尤其是演员黄渤,出演《戏台》这部电影对他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近年来黄渤的口碑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一致好评,他参与拍摄的《夺冠》、《学爸》、《涉过愤怒的海》等电影反响都较为一般。
在电视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中,他被批评演技不适应角色,因此现在他急需一部能证明自己实力的电影来扭转口碑。
当初他接到这个角色时,很多人都劝他不要接,但他看了剧本后却表示,即使不拿钱也愿意接下。
他还说,戏比天大,钱根本不值一提。
连陈佩斯都表示,当时如果剧组里没有黄渤支撑着,这部戏可能真的难以完成。
现在看来,黄渤确实押对了宝。

03、朱时茂担心陈佩斯赔钱,戳穿的真相在电影首映礼上,许多明星纷纷出席,而最让人感动的是陈佩斯的老搭档朱时茂也来到了现场。
这部电影的筹备过程有多艰难,朱时茂应该是最清楚的。
前期曾撤资,后期定档后仍不被影院看好,排片极少,最终只能改期重新上映。
看完电影后,他苦笑着感叹,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因此,他一直非常担忧,担心这部电影的票房不佳。
他很清楚,自己的老搭档陈佩斯是个对艺术追求非常执着的人。
过去的春晚舞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们两人因在春晚表演《吃面条》而走红后,便成为春晚的常客。
但大火也引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观众对他们的期待变得非常高。
他们为了在春晚上表现得更出色,日夜不停地打磨作品,排练舞台。
但有一件事让他们感到非常棘手,那就是节目组总是干预他们的创意。
他们多次向节目组强调,这样的表演才是真正的喜剧,才能让观众发笑。

但是节目组却毫不在意,他们强行让陈佩斯和朱时茂按他们的要求来演,仿佛他们比这两个人更懂得小品。
而且他们掌控着节目的最终决定权,如果不修改就无法通过。
所以最终在1999年,两人一同离开了春晚的舞台。
而且由于版权问题与电视台发生了诸多纠纷,最终虽然赢得了官司,却被央视彻底封杀。
离开春晚后,陈佩斯进入了话剧领域发展。
起初并不受欢迎,自己创办的大道喜剧院条件非常艰苦,令人感到心酸。
但人家剧本确实厉害,《托儿》是自编自导的,演了120场,几乎场场爆满,总票房突破4000万,成为话剧史上的一段传奇。
此次《戏台》电影是陈佩斯筹备了十年的作品,其中融入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因此,朱时茂在看到影片排片情况不理想时感到非常担心,他甚至开玩笑说,如果没人来看,他就自己每天坐在电影院里看。

不得不说,这对老搭档数十年如一日的情感确实让人感动。
幸运的是,市场没有辜负他们,真正优秀的作品终究会被观众看到。
目前票房预估已达到3.6亿,不知之前撤资的投资者,看到这个数字是否感到后悔。

说到底,他们还是低估了陈佩斯这三个字的价值,更没看清中国观众的判断力。
但是怎么说呢?精彩的内容不怕晚,更不怕结束。
你会支持陈佩斯吗?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