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相声,而是因为演唱会。
一个相声演员开演唱会,这事儿本身就够戏剧性的,但更戏剧性的是网上的反应——有人捧场,有人砸场,热闹得跟德云社封箱似的。

从/"小岳岳/"到/"岳老板/"的蜕变记得十年前,岳云鹏还是个在台上扭扭捏捏唱《五环之歌》的小胖子,那时候观众看他就像看自家不争气但挺可爱的表弟。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在饭馆端盘子的河南小伙,如今能站在万人体育馆开个人演唱会?
这剧情,连郭德纲的评书都不敢这么编。
岳云鹏的成长轨迹,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草根逆袭记/"。没背景、没学历、长相平平,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愣是从德云社后台打杂的,混成了现在的一线明星。这种故事本来应该让人感动,可现实是,越往上爬,挨的砖头越多。
演唱会风波:专业与跨界的永恒辩论/"一个说相声的,不好好说相声,开什么演唱会?/"这是网上最常见的质疑。这话听着耳熟不?当年郭德纲说相声的时候,不也有人说/"一个说书的,不好好说书,说什么相声/"吗?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次换了个主角。
反对者的理由看起来很充分:岳云鹏不是专业歌手,没受过系统音乐训练,演唱会肯定不专业。但问题是,谁规定演唱会必须由专业歌手来开?现在连网红都能开演唱会,凭什么一个职业艺人不能?再说了,观众买票去看,图的就是个乐呵,又不是去听维也纳金色大厅。

那些喊着/"不专业/"的人,可能忘了岳云鹏本来就不是什么/"专业/"相声演员出身。他靠的就是那股子接地气的劲儿,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搬上舞台。现在他开演唱会,不也是想把快乐带给更多人吗?专业不专业的,观众用脚投票最实在。
舆论的枪口为何总是对准他?
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了,这几年骂郭德纲的人少了,骂岳云鹏的人却多了。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很/"中国式/"的舆论转移——师父惹的祸,徒弟来背锅。
郭德纲早年那张嘴得罪了不少人,现在老郭地位稳固了,那些憋着气的人找不到发泄口,自然就把矛头对准了他最出名的徒弟。岳云鹏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情绪垃圾桶/",承载着本不属于他的恶意。
更吊诡的是,这种攻击往往披着/"为你好/"的外衣:/"你一个说相声的,好好说相声不行吗?/"听起来多像过年时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心/"啊。可说到底,人家爱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不违法乱纪,轮得到别人指手画脚吗?
我们为什么需要岳云鹏这样的明星?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岳云鹏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安慰。他告诉我们,即使没有高颜值、高学历、好背景,只要肯努力,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这种精神价值,远比他会不会唱歌重要得多。
粉丝们喜欢岳云鹏,不是因为他多完美,恰恰是因为他的不完美。他上台会紧张,唱歌会跑调,反应有时候还慢半拍,但这些/"缺陷/"让他显得特别真实。在这个满是精致人设的娱乐圈,这种真实反而成了稀缺品。

想想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个/"岳云鹏/"?可能是那个起早贪黑的外卖小哥,可能是那个在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的普通白领,也可能是那个为了孩子学费发愁的平凡父母。岳云鹏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网络暴力:躲在键盘后的/"正义使者/"说回这次演唱会风波,最让人不舒服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你配吗?/"/"你有这个资格吗?/"这种质问背后,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网络给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但也让一些人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有权利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岳云鹏开演唱会碍着谁了?不喜欢可以不去,何必在网上冷嘲热讽?这种/"我讨厌所以你必须消失/"的逻辑,实在让人费解。
更可笑的是,很多骂岳云鹏的人,可能连他一场完整的相声都没听过,一首他的歌都没听过,就跟着起哄。这种跟风黑,除了发泄情绪,还有什么意义?
从保洁员到明星: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岳云鹏14岁就辍学打工,干过保洁,当过服务员,最惨的时候因为算错两瓶啤酒的钱,被客人当众羞辱了三个小时。这些经历,他后来都写进了相声里,但背后的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2004年,他遇到了郭德纲,开始了相声生涯。刚开始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在德云社打了多年杂才慢慢有机会上台。第一次正式演出,紧张得说了20分钟就被观众轰下台。这种打击,换个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他挺过来了。

现在的岳云鹏,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的新人。他上春晚、拍电影、出单曲、开专场,一步步实现着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梦想。这种坚持和蜕变,难道不值得尊重吗?
跨界怎么了?艺术本来就没有边界有人说岳云鹏/"不务正业/",可艺术什么时候有过明确的边界?梅兰芳唱京剧也演电影,侯宝林说相声也研究语言学,赵本山演小品也搞足球。跨界从来就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没有本事让观众买账。
岳云鹏的演唱会,本质上是他个人魅力的延伸。观众去看,不是冲着多么专业的唱功,而是想感受那种欢乐的氛围。这种演出形式,在国外早就有之,叫/"艺人秀/"(ArtistShow),重点在于展示艺人多方面的才华,而不是单一的艺术形式。
再说了,现在娱乐圈有几个/"专业对口/"的?演员跑去唱歌,歌手跑去演戏,模特跑去主持,不都活得好好的吗?怎么到岳云鹏这儿就成罪过了?
当批评变成人身攻击最让人看不惯的,是那些超出艺术讨论范畴的人身攻击。/"初中没毕业/"/"靠表情包走红/"/"长相丑陋/"……这些言论已经与艺术批评无关,纯粹是为了打击而打击。
学历低怎么了?很多成功人士都没高学历。靠表情包走红怎么了?那也是本事。长相不符合主流审美怎么了?谁规定明星必须长得好看?这种攻击,暴露的是发言者自身的狭隘和偏见。

更可怕的是,这种攻击往往能获得大量点赞和转发,形成一种网络暴力。被攻击者不仅要承受言语伤害,还要面对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岳云鹏再乐观,也是血肉之躯,看到这些恶评会不难过吗?
我们到底在反对什么?
冷静想想,我们反对的真的是岳云鹏开演唱会这件事吗?恐怕不是。我们反对的,可能是一种不安——当看到曾经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突然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情,那种复杂的心理反应。
岳云鹏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们对/"成功路径/"的固有认知。在传统观念里,明星应该科班出身、长相出众、才华横溢。可岳云鹏告诉我们,即使没有这些,只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坚持下去,也有可能成功。这种/"意外成功/"让一些人感到不安,因为它挑战了既有的社会规则。
但这就是现实啊!成功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李佳琦卖口红能成顶流,李子柒拍视频能火遍全球,岳云鹏说相声能开演唱会,不都证明了这一点吗?
给批评留点余地,给梦想留点空间当然,不是说岳云鹏就不能批评。任何公众人物都应该接受公众监督,但这种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毁灭性的。我们可以讨论他演唱会的不足,可以评价他相声的优缺点,但没必要否定他整个人。
艺术需要多样性,娱乐圈也需要不同类型的艺人。岳云鹏的存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选择。你可以不喜欢他,但请允许别人喜欢。这种基本的尊重,是网络讨论的底线。
说到底,岳云鹏只是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只不过他的工作是在聚光灯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都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将心比心,谁愿意自己的努力被全盘否定呢?
下次再看到岳云鹏的新闻,不妨多点包容。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能让我们开心的人不多,而岳云鹏,绝对是其中一个。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