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王奉国菏泽报道
近日,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示展演暨颁奖晚会在济南举行,标志着该届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圆满落幕。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创作演出的山东琴书《杨震却金》,获本届大赛“戏剧唱廉”小戏小剧类优秀廉洁剧目奖。该曲目主题鲜明,演出形式独具特色,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获此奖项的十部剧目之一。这是菏泽市文旅部门在开展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生动实践中,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本届大赛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山东省纪委监委、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南市纪委监委主办,济南高新区党工委、济南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
大赛以“岱清海蓝廉铸初心”为主题,共收到报名作品39384部,其中美术创廉类27631部、文学述廉类6675部、光影映廉类4161部、戏剧唱廉类917部,作品涵盖全国30个省、市,总量是去年的5.6倍,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远超首届,“青未了”杯正逐渐成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参与、传播廉洁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桥梁。
据悉,菏泽市艺术研究所,一直以来都坚持立足本单位业务职能,注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讲好廉政故事,以廉洁文艺作品创作为切入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生动实践,做好文旅系统廉政文化思想宣传,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本次获奖作品《杨震却金》以非遗代表性项目山东琴书的表演形式,演绎了东汉时期,以“清白吏”“四知太守”闻名历史的杨震廉洁奉公的故事,讲述了杨震赴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之前的举荐之恩,便夜里怀揣十斤金子拜访恩师杨震;面对王密“暮夜无人知晓”的劝说,杨震正色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后羞愧而退。此故事彰显了“关西孔子”慎独守正的精神境界,更以“四知”箴言铸就千年廉政。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在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坚守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努力作好廉政文化思想的建设者、宣传者、践行者。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讲好廉政故事,在非遗传承中传递清廉思想,在清音正韵中涵养廉政品德。将廉政宣传融入非遗,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为载体,以清廉思想传递为内容,曾创作演出曲艺《老鼠告猫》《一碗粥》,歌曲《青竹颂》《梅花谣》,录制琴曲《幽兰操《长清》等,在寓教于乐中弘扬清风正气,让崇德尚廉蔚然成风。
据了解,山东琴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又名唱扬琴等,始名小曲子。1933年,邓九如在天津演出将其定名为山东琴书。山东琴书起源于鲁西南菏泽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稼耍”。流行于菏泽的南路琴书是山东琴书的源头。伴奏乐器早期有古琴、蝴蝶琴等,后主要有扬琴、古筝等,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琴书音乐遗存丰富,唱词通俗易懂,演唱风格活泼质朴。传统曲目有《二十四回白蛇传》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