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女书文创品鉴展”在青岛开幕现场近百人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当舞蹈家张钰婷以《女书魂》的翩跹舞姿点亮开幕式语,更是全人类共同守护的文化基因。

2025年5月25日,青岛中德科技园——值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发现女书四十周年之际,“中国女书文创品鉴展”在青岛中德科技园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女书爱好者90余人以“非遗创新·文化共生”为主题,通过百余件跨界文创作品,展现女书从学术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全新蜕变,标志着这一世界唯一女性文字正式迈入“活态传承”新阶段。


一、学术与产业双轨并行:女书文化生态体系初现
开幕式上,中国女书研究学会(筹委会)正式成立,并同步揭牌全国首个女书文创中心“女博宫”。筹委会会长陈永明宣布“中国女书文创品鉴展”开幕。将每年5月25日定为“女书日”,既纪念女书发现四十周年,亦取“25”谐音“爱我”,寓意文化传承的全民参与。展览现场,女书刺绣丝巾、AR互动装置、非遗剪纸等近百件展品,将女书独特的菱形字符与现代设计语言深度融合。一位观众感叹:“女书不再是古籍中的神秘符号,而是可穿戴、可体验的生活美学。”


二、从江永到世界:女书成为国际文化IP
自上世纪80年代在湖南江永被发现以来,女书已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其作品曾作为国礼赠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影《雪花秘扇》、谭盾交响乐《八角花开》等艺术创作持续扩大其影响力。本次展览更吸引多国文化学者驻足,德国汉学家莱娜·舒尔茨评价:“女书的女性叙事视角,为全球性别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市场层面,女书文创近年表现亮眼——江永女书对联、刺绣等非遗产品已成电商爆款,而本次展览推出的数字艺术藏品预售首日即售罄,彰显其产业潜力。
三、跨界破圈:中医与非遗碰撞创新火花
展览特设“健康+文化”体验区,中检中医救援团队现场展示传统医术的现代应用。菏泽书法家刘中山在医师调理后弃拐行走的案例,引发对“非遗+中医”跨界模式的广泛讨论。受此启发,主办方宣布筹建“医博宫”,推动女性健康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河南商丘“如一堂”传承人史久玉带来的中药膏贴亦成焦点,其“以药载文”的理念,为非遗活化提供新思路。
四、未来布局:构建全球女书传承网络
中国女书研究学会(筹委会)执行会长高卿惠透露,下一步将联合学校开设女书文创课程、设立国际奖学金,并启动“女书数字档案库”建设。武汉大学专家指出:“此次展览通过‘文化+科技+健康’的三维融合,为中国女书非遗产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青岛模式。”

撰稿:元泽(高淑明)编审:钱军2025年5月26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