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绿湾市的HS圣文森特医院突然冲上热搜——妇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4名护士,竟然在同一时间集体宣布怀孕。
从首次当妈的新手到即将生下第五个孩子的“超级妈妈”,这群护士的预产期几乎填满了未来8个月的所有月份。
更诡异的是,这已是美国三年内第二次出现同一科室十余人同步怀孕的“奇观”,阴谋论者甚至怀疑:医院的水里是不是掺了“送子药”?
2025年5月15日,护士阿什琳·肖特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张震撼全美的合照:14名孕妇身穿蓝色手术服,手抚隆起的小腹,在医院的走廊上站成一排。
作为即将迎来第五个孩子的“妈妈专家”,阿什琳在评论区写道:“我们每天一起接生别人的孩子,现在轮到彼此守护了。”
这条动态瞬间收获12万点赞,但比祝福更汹涌的,是网友的疯狂猜测:“这概率比中彩票还低,医院绝对藏着秘密!”
事实上,这场“婴儿潮”早在三年前就有预兆。
2022年,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圣卢克东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同样有14名护士的肚子像约好了似的接连鼓了起来。
最早宣布怀孕的护士凯特琳·霍尔透露,当时她偷偷藏了12周孕肚,结果刚公开消息,同事们就像被按下启动键一样,每隔两周就有一人“中招”。
“我们开玩笑说,可能吸多了新生儿奶香会刺激荷尔蒙。”凯特琳在2022年6月生下女儿后,面对媒体镜头调侃道。
但玩笑背后藏着更现实的巧合:这14人的预产期从5月到12月排成一列,导致医院不得不紧急招募临时工填补空缺。
更离谱的是,类似事件在亚利桑那州、缅因州等地反复上演——2018年凤凰城某医院16名护士集体怀孕时,院长差点被家属投诉“在水塔里倒排卵药”。
回到2025年的威斯康星州,网友很快翻出了阿什琳同事们的背景:她们全部来自妇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有人翻出医学论文佐证,称长期接触新生儿哭喊会提升女性催产素水平,甚至让生理周期趋于同步。
但立刻有反对者嘲讽:“按这个理论,幼儿园老师应该年年大肚子!”
阴谋论者则盯上了医院的水源。
一位自称药剂师的匿名用户发帖分析:“妇产科常接触激素类药物,万一空调通风系统污染了饮用水呢?”
这条帖子获得6万转发后,HS圣文森特医院连夜公布水质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所有指标正常。
真正的突破口来自护士们的私下访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向《每日邮报》爆料:“去年我们科室换了新主管,她刚通过试管婴儿怀上双胞胎。”
该主管上任后,不仅主动分享备孕经验,还调整了排班表方便下属做产检。
数据显示,这14名护士中,至少有5人正在接受生育治疗,而她们预约的诊所恰好都在同一栋医疗大楼。
群体心理学专家珍妮弗·克劳德指出,这种现象类似“办公室传染病”。
“当第一个人宣布怀孕时,其他人会潜意识计算自己的生育计划,就像看到同事离职就忍不住想跳槽一样。”
她提到2018年亚利桑那州案例:16名护士中有11人承认,原本打算推迟生育,但看到同事休产假时“突然想要孩子了”。
医院管理者们显然在吸取教训。
HS圣文森特医院一边给孕妇们发放免费防辐射服,一边火速联系了三家护士派遣公司。
阿什琳的上级私下吐槽:“现在招聘广告都得加一句‘入职三年内禁止怀孕’——当然,这只是玩笑。”
但孕妇护士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2025年6月,阿什琳的同事玛丽娜在接生完一对双胞胎后突然宫缩,被直接推进自家科室的产房。
新生儿监护仪上的数据曲线,和她肚子里宝宝的心跳声,同时在病房里滴滴作响。
“看着自己护理过的早产儿都健康长大了,就会觉得怀孕没那么可怕。”玛丽娜抱着新生儿接受采访时,身后是正在给保温箱消毒的孕晚期同事。
这场风波甚至惊动了联邦政府。
2025年8月,美国疾控中心派出一支小组进驻医院,重点排查辐射泄漏和药物污染风险。
带队的流行病学专家在记者会上苦笑:“我们连空气里的皮屑都化验了,但结论还是——这就是个统计学奇迹。”
不过网友并不买账。
在TikTok上,一条恶搞视频获得230万点击:某男子举着水杯在医院走廊狂奔,字幕写着“喝一口就能当爹!”
而Reddit论坛的阴谋论板块里,一篇题为《深层政府的人口实验》的帖子正在热传,作者信誓旦旦地说:“2022年密苏里州那批护士的孩子,现在全成了智商140的神童……”
真相或许永远无法厘清,但数据不会说谎。
威斯康星州卫生局记录显示,该州2025年第二季度的孕妇维生素销量同比暴涨47%,而购买者中28%是医护人员。
阿什琳·肖特在最新采访中透露,她的第五个孩子将和另外三名同事的宝宝在同一周出生。
当被问及是否计划要第六胎时,她摸着肚子大笑:“除非我们科室换一批饮水机!”
举报/反馈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