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30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五一”劳动节来临前夕,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组携手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汇翠园社区,在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开展了“阳光少年行劳动最光荣”校园农耕体验活动。来自济宁市实验小学任兴校区的30名少先队员与家长共同参与,开启了一段充满意义的劳动实践之旅。
上午9时,春日暖阳洒在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晴耕雨读”劳动实践基地。在家长的陪伴下,少先队员们满怀期待踏入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高职校农学院纪老师早已等候在此,为孩子们详细讲解农耕知识与操作要点。随后,在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志愿者的贴心协助下,孩子们纷纷拿起锄头、铲子等农具,化身小小“新农人”,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劳动之中。

松土环节,孩子们紧握锄头,使出浑身力气,一下又一下地翻整土地,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依旧干劲十足;种植环节,他们蹲下身来,小心翼翼地将嫩绿的西红柿幼苗栽入土坑,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珍贵的宝物;浇水环节,孩子们排着队提着水壶,为新栽的幼苗均匀地浇上清水,仿佛在为生命注入活力。田间地头,欢笑声、加油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劳动乐章,洋溢着满满的喜悦与活力。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种菜,虽然很累,但看到自己种下的小苗特别有成就感。”参加活动的张同学兴奋地说。许多家长也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为亲子互动搭建了温馨的平台,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更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深刻领悟到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重要意义,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种植的西红柿幼苗将由学校进行统一管护。待到成熟时节,学校将邀请参与者重返基地进行采摘,让孩子们完整地体验“播种—耕耘—收获”的全过程,感受劳动带来的丰硕成果。
此次“阳光少年行劳动最光荣”校园农耕体验活动,以沉浸式的农耕实践为载体,引导青少年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刻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活动不仅弘扬了“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更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推进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范例,让劳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茁壮成长。(通讯员陈常辉)
责任编辑:徐景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