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适合自闭症孩子的工作,待在家也能就业!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一份适合自闭症孩子的工作,待在家也能就业!


一份适合自闭症孩子的工作,待在家也能就业!

  2025-04-24 15:33:42     简体|繁體
http://vip.993113.com/1064862.html

慧灵家合自闭症孩子们工作中,产品都将在OURSTORE售卖

这不单纯是一个特教老师创业的故事,而是一个特教老师带着自闭症孩子一同创业的故事。在这里,自闭症孩子将创造属于自己的体面和价值。

去年12月,特教老师灵灵在上海为自闭症人士成立了就业品牌——“OURSTORE我们百货”。虽说成立地点在上海,但全国各地的自闭症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份收入,目前已经有十几个孩子在这里制作产品。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一次灵灵看到许多大龄自闭症孩子不仅会做手串,而且做得很精美,却偏偏卖不出去。“所以我才想弄一个我们自己的自闭症品牌,开发和售卖这些自闭症孩子的作品。”灵灵说。

继续与灵灵细聊,会发现她的想法确实不是“假大空/形式主义”,而是真正在为自闭症孩子的就业着想——

“曾有家长和机构联系我,询问我的接收标准,我都会告诉他们‘暂时不设定标准,我可以购买材料,根据孩子们的能力设计产品,让孩子们在家制作,然后通过线上平台帮他们售卖。’我尽可能的支持到他们,因为每个孩子都很了不起。”

“孩子们的商品上线后,基本上,我的朋友都被我拉来帮忙。包括一些我不认识的大V和博主,我也会私信他们帮忙宣传,我希望这些孩子的作品被看见。”

“当孩子们做的产品卖出后,一部分收入我会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不断丰富产品线,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机会。另外10%-20%的卖出收入,我会根据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他们,而不是募捐,这是我对孩子们的尊重和认可。”

以下是灵灵的讲述。

正文开始前,先来看一组自闭症孩子们的工作场景,以及他们的产品和衍生品。手串是自闭症孩子串的,丝巾上的图案根据自闭症孩子画作制作完成。

一封自闭症家长的来信

“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看了你的朋友圈,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可能比我女儿大不了几岁,就先称呼你小陈老师吧。很偶尔的机会,从群里看到了你在帮助孤独症的孩子。感动之余又带着一点惊讶,你这么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充满希望和活力,又怎么会关注到孤独症孩子呢。非常感谢你能看到、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

这是一位自闭症孩子妈妈的来信。收到这封信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时,我正在北京潘家园,为“OURStore”寻找适合自闭症孩子做的手工项目。收到信,我停下手里的工作,仔细阅读来信内容。

信中,妈妈介绍了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名叫珊珊,22岁,是一位典型自闭症女孩。珊珊的理解力差、语言表达单调、行为刻板,但是她非常勤快,能够独立完成许多家务活动,如洗碗、扫地、拖地、洗衣服、换洗床单被罩、小区里购物和做简单的饭菜。

从特殊学校毕业后,珊珊一直居家生活。但她特别喜欢做手工,包括绣十字绣、串珠子、做纸巾盒、编筐、编手链、做绢花等。每天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做手工,乐此不疲。珊珊的妈妈通过鼓励她做实用的手工,帮助她提高了动手能力。

后来,妈妈了解到,我为自闭症群体建立了一个品牌,专卖自闭症孩子做的手工,她很感动,于是给我写了这封信。

自闭症家长给灵灵老师的来信

读到这里,我共情到了那位妈妈的心情,内心五味杂陈。

我与自闭症孩子结缘,是在2019年。那时我在大学读小学教育专业,一次偶然,我认识了一个两岁半的小男孩。他笑起来很纯真,我对他印象特别好。相处久了,我发现他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我才知道他患有自闭症。

从那时起,我有了转专业、投身特殊教育领域的想法。我明白,从事特殊教育,必须要有耐心和爱心,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幸运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专业老师和医生教给我很多知识,让我对自闭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特殊教育机构做特教老师,负责照顾之前认识的小男孩。因为他家庭情况特殊,我带着他跑遍了北京多家康复机构。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看到他能和人眼神交流,能发出简单音节,我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陪伴他的过程中,我见证了他的成长,也坚定决心想继续做特教老师。做特教老师时间久了,了解到的自闭症家庭越来越多,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能体会家长的心思。

记得之前去广州参访时,一位家长跟我讲述他们的经历。十几年来,因为孩子的自闭症,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家人从未出过远门。在他们心里,总觉得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是有问题的,无形之中给孩子套上了一个“残疾人”的框架。

有些家长还会给我分享一些揪心事,他们发来视频,视频里,孩子因无法表达情绪,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还有很多家长通过文档、信件等方式向我分享他们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的爱与担忧。

看到这些,我的内心同样焦虑万分。我深知,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被公平对待,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不是被异样的眼光打量,贴上刻板的标签。我也明白,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况时,时常会自我怀疑,甚至否定孩子的能力。

但自闭症孩子是有长处的,很多孩子甚至可以耐心去做出漂亮的手串,画出好看的画。这也是我想对自闭症家长说的,我们的孩子非常优秀,他们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想带着自闭症孩子就业,却没人支持我们

与自闭症孩子和家长相处过几年后,我意识到,只有大众了解自闭症,才能减少对他们的误解和歧视;只有给孩子们提供就业机会,他们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于是,我想到创立一个自闭症品牌,既向大家普及自闭症,又可以帮助孩子们实现融合就业,让他们有事可做,有地可聚。

说干就干,在2024年12月,“OURStore”自闭症品牌成立了。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自闭症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我在各个平台开通了线上店铺,商品都是自闭症孩子亲自编织的一些非遗手串、编绳。

我想要帮助自闭症孩子被更多人看见,让更多人知道,自闭症孩子并非一事无成,他们是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

自闭症孩子在穿珠子

然而,万万没想到,品牌创立初期,难题就一个接一个。

我原本打算让西安某机构的孩子们制作手串,他们手艺很好,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但孩子们康复训练和学习任务重,没时间接订单,我只好放弃。

遇到挫折后,我向北京的朋友诉说。朋友很热心,给我推荐了慧灵家合的创始人孟郁老师。慧灵家合是大龄自闭症家长自发组织的托养场所,里面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我忐忑地联系孟老师,没想到他很热情,很快就答应合作。

找到了参与制作的孩子,新问题又出现了。因为我的资金有限,订单量少,很多生产厂家不愿合作,有的还言语不客气,直接对我说“不接,做不了”。有一次,可能是我重复询问,还被厂家骂了一顿,对方质问我有没有必要到处询价,指责我妄想低价拿单。

在推广方面,我也四处碰壁。联系网红和博主帮忙宣传时,很多消息都石沉大海,有人大概觉得我是骗子,直接无视;有人直言没时间;还有人先是客气拒绝,紧接着就借机索要高额推广费。

在灵灵的努力下,包括国际友人、时尚博主以及前CBA篮球运动员孙悦,都十分乐意为自闭症孩子们的产品代言(手串、帆布包等)

不过,下决心实行的事就不能停止了,我积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和电商平台沟通合作,拓展线上销售途径;同时,我也加强了和家长的沟通,向他们介绍项目的安全性和意义,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店铺终于可以正常运营了。

只要想来就招,收益给孩子当工资!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没有错,自闭症孩子们都非常给力。

我发现,很多孩子本身已经掌握了一些技能,有些手串由于编法复杂,我自己都编不好,他们却可以编得很漂亮。还有些孩子,虽然一开始不会,只要耐心教,他们都能学得又快又好,远比我们想象中优秀。

印象深刻的是,有个孩子,开始时连最简单的结都打不好,经过反复练习,他不仅学会了编绳,还能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当他把作品交给我时,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让我至今难忘。还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完成作品后,兴奋地手舞足蹈,他的快乐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有些自闭症孩子的画,被融入在丝巾、手机壳、帆布包上,作为衍生品出售

孩子们的努力和优秀,我都看在眼里,更让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因此,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就业需求,只要他们想加入,我都会尽可能地接收、接纳。

OurStore运营后,曾有家长和机构联系我,询问我的接收标准,我都会告诉他们“暂时不设定标准,我可以购买材料,根据孩子们的能力设计产品,让孩子们在家制作,然后通过线上平台帮他们售卖。

之所以这么说,我怕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我希望能尽可能地支持他们,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我们这个项目面向的是自闭症这一小众群体,虽然力量有限,但只要能帮上忙,我都会全力以赴。

目前项目还处于初期,每个孩子的能力和特点都不一样,很难设定统一的标准。我觉得在这个阶段,涉及的范围越广越好,这样才能给孩子们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当然,之后我会和各方沟通,逐步调整和完善标准。

就拿我曾经接触到的一个15岁自闭症学生来说,他当时在纸上涂抹了一些颜料,样子很随意,可独特的配色却吸引了我。我们成年人在创作时,总会纠结颜色搭不搭,可自闭症孩子不会,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魅力,我当即就想,或许可以把这幅画的元素融入到手绳设计中,并做成了成品在店铺中运营,让更多人看到孩子们的才华。

米色帆布袋上的卡通人物由一名叫菲菲的自闭症女孩作品衍生出来,她说这些都是她的好朋友。右侧可DIY的刺绣贴部分图案也由自闭症者设计而来。

为了让更多自闭症孩子能轻松上手,每次让孩子们制作新产品之前,我都会亲自去现场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专业人士请教。我想,我要给他们做好示范,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最终作品的质量,更关乎着孩子们的信心。

回来后,我会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内容,拍摄成教学视频发给孩子们。他们身边有手工老师,会根据我发来的视频一点点教会他们。

相应的,当孩子们做的产品卖出后,一部分收入,我会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不断丰富产品线,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机会。另外10%-20%的卖出收入,我会根据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他们,而不是募捐。每个人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我所做的,是一种平行的传递,是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

参与制作产品的自闭症孩子,收到了属于他的工资报酬

这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也能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家长社群反馈的信息来看,孩子们领到工资时,家长们都特别开心,他们觉得这是孩子的第一桶金,是孩子价值的体现。也有家长给我发消息,带着孩子的作品找到我,满脸自豪地说:“这是我孩子做的。”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对于普通人,我也没放过任何一个向他们科普自闭症的机会。正式营业后,每次有人来店铺咨询,我都会借此机会,向他们科普自闭症群体。我告诉大家,这些作品出自自闭症孩子之手。

一路走来,我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到现在逐步成型的项目,虽然充满挑战,好在最后都一点点落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