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龙岩4月9日讯(本网记者马伊骅通讯员杨国鑫刘伟玲林焱)近日,由国网福建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多指标电能质量主动治理分布式光伏变流器在龙岩市上杭县投运。记者获悉,该设备的投运填补了国内分布式光伏电能质量“源头治理”的技术空白,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光伏产业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光伏产业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持续攀升,随之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电压越限、谐波干扰等问题频发,制约着新能源消纳效率。
据了解,以往电能质量治理在安装常规变流器的基础上,需要额外的经济投入进行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有源电力滤波器等设备,且这些设备通常只具备单一治理功能。新型光伏变流器聚焦“源网荷”协同治理,将电能质量治理功能深度嵌入光伏并网环节,配有全环节扰动识别、薄弱点智能诊断、补偿量精准分配三大核心技术模块,能在保证光伏发电功能的同时一键开展电能质量治理,实时监测“源网荷”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精准定位电网谐波源、三相不平衡等症结,动态优化电压偏差、谐波电流、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等核心指标。

“新型光伏变流器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与常规变流器相当,但通过算法升级实现功能跃升,电能治理成本可降低80%以上。”设备研发组负责人兰金晨介绍道,此次在上杭县塘厦圩台区应用的新型光伏变流器是三相变流器,适用于工商业光伏,为工商业光伏电能质量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电能质量,实现‘发电收益’与‘质量责任’兼顾,真正让我们民营企业降本又增效。”邹添寿是塘厦村竹制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该企业利用厂房屋顶资源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此次新型光伏变流器的应用试点,针对竹器加工类干扰源进行治理。新装置投运后经专业设备测试,台区变压器出口的功率因数由0.90提升为0.98,谐波电流含量由20.04%下降为4.67%,三相电流不平衡度由15%下降为6%,电能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上杭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邱甫红表示,新型变流器的投运对光伏发电企业、台区其他用户及电网侧等具有多重社会效益。对光伏发电企业来说,既保障其发电权益,又实现电能质量“源头治理”,切实节省企业经济成本;对台区其他用户来说,电压更稳定,用电更有保障;对供电企业而言,电能质量提升,电网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进一步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上杭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近年来,上杭县以全国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为契机,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光伏产业。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为光伏发电户提供并网方案设计、表计安装、并网接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科学做好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提前谋划配电网适应性改造规划,合理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保障清洁能源高效可靠利用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截至目前,上杭县共有光伏发电户3434户,总装机容量180.473兆瓦,2024年全年发电量15915.34万千瓦时。
“我们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全县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发展。”邱甫红说道,上杭县将以新型变流器投运为契机,携手电科院、县供电企业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拓展新型智能化设备在工商业和户用光伏的应用覆盖率,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推老区绿色振兴。
来源:头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