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古装剧市场被一匹黑马彻底点燃——由陈都灵、辛云来、温峥嵘主演的《雁回时》,以破竹之势横扫收视榜,豆瓣评分稳居7分以上,单日播放量多次破亿,被观众封为“三月剧王”。

剧中,陈都灵饰演的复仇贵女庄寒雁,凭借“白切黑”的演技逆袭,一跃跻身“95四小花旦”之列。然而,这部剧真正让观众念念不忘的,却是48岁的温峥嵘饰演的“疯批主母”阮惜文——一个被封建礼教碾碎、却以疯癫为刃劈开命运枷锁的母亲。

从“意难平”到“直播圆梦”:阮惜文的血色婚礼《雁回时》中,阮惜文与宇文长安的“血色婚礼”堪称全剧最虐心的泪点。年轻时,她是名动京城的贵女,与宇文长安相恋,却因家族覆灭被迫下嫁。剧中,两人在火场诀别的一幕,宇文长安和阮惜文中毒后葬身火海。这场戏的蒙太奇剪辑中,少女阮惜文撕毁婚书的画面与庄寒雁撕碎诬告信的镜头交叠,暗示着两代女性被命运裹挟的悲剧轮回。

然而,观众对这段情感的“意难平”远未平息。原剧因删减6集导致剧情跳跃,阮惜文的母爱、宇文长安的未了情,以及母女隔空对话的彩蛋,都显得仓促收尾。尤其是反派庄仕洋被周姨娘了解的结局,虽逻辑合理,却让观众直呼“不够爽”——“凭什么恶人死于内斗,而不是被女主手刃?”
就在争议发酵时,温峥嵘的一场直播彻底点燃了观众的激情。前不久,她现身直播间,面对网友刷屏的“求主母复活”,她突然起身摆出霸气姿势,双手比作机关枪,对着虚拟的“庄仕洋”一阵扫射”,直播间弹幕瞬间炸裂,网友狂刷“这才是正版结局”“温姐杀疯了”。这场即兴表演不仅冲上热搜榜首,更被观众称为“平行时空的阮惜文重生爽文”。


删减之憾:被剪碎的“疯妇”史诗《雁回时》的遗憾远不止结局。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剧本中阮惜文的戏份更加丰满:她暗中为女儿伪造户籍、收集庄家罪证,甚至在佛堂供奉刻满仇人名字的牌位。瘫痪后,她挺直的脊背和颤抖的手指,既是贵族傲骨的象征,也是母性挣扎的具象化。然而,这些细节因剧集删减未能完整呈现,导致角色前期的“疯癫”显得突兀,后期的悲壮又缺乏铺垫。

温峥嵘在采访中坦言,拍摄时她为阮惜文设计了许多“无声的泪点”。比如一场母女对峙戏,她要求陈都灵站在逆光处,让观众只能看见自己颤抖的轮廓,却看不清她早已泪流满面;另一场佛堂独白戏,她拨动佛珠的速度随着情绪起伏变化,最终珠串落地的一声脆响,成为角色释然的隐喻。这些精心打磨的表演,因剪辑而支离破碎,成为演员与观众共同的遗憾。

“疯妇”的逆袭:温峥嵘的演技教科书尽管剧情留有瑕疵,温峥嵘的演技却无可指摘。从《错爱一生》中偏执的顾忆罗,到《千山暮雪》里癫狂的慕咏飞,她一直是“恶女专业户”,但阮惜文让她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个角色集疯癫、权谋、母性于一身,表面歇斯底里,内里却藏着精密算计。

剧中有一场经典戏份:阮惜文得知女儿接近真相后,手指轻敲桌面,似笑非笑道:“你和我,从来都不是一路人。”镜头特写下,她眼尾的细纹与眸中的狠戾交织,危险又美艳。观众惊叹:“年轻时只觉得她漂亮,现在才懂什么是‘美人在骨’!”而另一场“火场永别”戏,温峥嵘没有一句台词,仅凭涣散的眼神和抽搐的面部肌肉,便将绝望与释然演绎得令人窒息。

戏外的温峥嵘同样“狠”得惊人。为贴近角色,她每天只睡5小时,反复揣摩阮惜文的精神状态。拍摄自焚戏时,她拒绝使用替身,真实感受火焰逼近的灼热感;一场嘶吼戏后,她的声带严重受损,却调侃“破音才是疯妇的标配”。这种“不要命”的敬业精神,让搭档陈都灵直言:“和她对戏,像在参加演技大师班。”
结局之外:观众与角色的双向奔赴《雁回时》的热播,不仅让温峥嵘翻红,更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年女演员出路”的讨论。当同龄人困于“少女感”营销时,她凭实力证明:皱纹可以是演技的勋章,岁月淬炼出的风情远比皮相更动人。直播中,她回应网友“为何不参加综艺”时笑道:“如果让我去卖羊肉串,我也要是这条街卖得最好的!”
如今,观众对阮惜文的执念,早已超越剧情本身。有人剪辑“重生版”结局,让主母联手宇文长安血洗庄家;有人撰写同人文,描绘她假死脱身后隐居江湖。这场由角色与观众共谋的“复活狂欢”,或许正是对演员最大的褒奖。正如温峥嵘所言:“好角色不会死,她们活在每一次观众的想象里。”
结语《雁回时》的遗憾,反而成就了它的魅力。当温峥嵘在直播间扣动“复仇扳机”的那一刻,阮惜文不再是一个虚构的角色,而是所有被命运碾压却永不低头的女性的化身。或许,观众渴望的从来不是完美的结局,而是一个足够酣畅淋漓的出口——让那些在深宅中凋零的灵魂,终于能站在阳光下,亲手改写自己的命运。
来源:头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