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如果关注乒乓球,一定能感受到那股来自日本的乒乓新势力,张本智和,伊藤美诚,一次次冲击着中国乒乓球的传统霸主地位。大家或许在惊叹这些明星选手横空出世的同时,也会好奇日本乒乓球到底是怎样悄然崛起的。
提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谈起隐形冠军李隽,她的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她的故事却串联起中国乒乓球的辉煌过去和日本乒乓球的冉冉升起。这位中国乒乓球总教头李隼的亲妹妹,到底是如何推动日本乒乓球崛起的?

昔日国球之花远嫁日本
时间倒回到20世纪80,90年代,那时的中国乒乓球,正值黄金一代称霸世界,李隽就是这支王者之师中的一员。凭借一手独特的削球绝技,在女子乒坛占据一席之地,要知道削球打法,在乒乓球界算是个稀有物种,练起来苦,出成绩慢,但一旦练成却能四两拨千斤。
李隽的削球,就带着这种以静制动的东方哲学韵味,甚至曾在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上,爆冷击败了当时的世锦赛冠军何智丽。技惊四座的她一举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此后李隽代表中国队征战国际赛场,连续在1989年和1991年两届世乒赛上,斩获女双铜牌。
而她的哥哥李隼此时也已在中国乒乓球队崭露头角,兄妹俩在国乒双剑合璧,一时传为佳话。正当人们期待李隽在国乒能够更进一步时,她却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远赴日本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中国体育健儿下海淘金的浪潮,不少运动员选择出国深造或者打球,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李隽也踏上了东渡日本的旅程,1992年她受日本日产汽车俱乐部的邀请,只身来到日本,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

初到日本她的削球技术,可谓是降维打击,给当时的日本乒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她代表日产汽车队参赛,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其乒乓观念在日本球坛影响深远,甚至伊藤美诚的削球理念都受到她一定的影响,
她曾连续两年在日本国内比赛中勇夺桂冠,实力可见一斑。为了帮助她更好地适应在日本的生活和训练,日产汽车俱乐部还专门配备了翻译,照顾可谓是细致入微。2000年恰逢大阪世乒赛在日本本土举办,此时的李隽已经加入了日本国籍,并改名为羽佳纯子。
日本乒乓球协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她能够代表日本队出战,已经离开赛场十年的李隽,为了回馈日本乒乓球界对她的接纳和培养,毅然选择复出。助阵日本女团的她最终帮助日本队夺得女团第三名的好成绩,和她同期来到日本的前中国乒乓球国手,还有韦晴光、高志亮等人。
他们都如同鲇鱼效应中的鲇鱼,激活了日本乒乓球的一池春水,为日本乒乓球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羽佳道场十年树木
在日本站稳脚跟后,李隽也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继续打球,她希望能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为中日乒乓球的交流和日乒全民化贡献一份力量。她发现在日本很多家庭主妇,非常喜欢打乒乓球,一些乒乓球俱乐部,也办得红红火火。
这让她看到了乒乓球在日本的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于是在照顾家庭之余,她开始在俱乐部教球,晚上或者周末,也会指导一些当地的孩子打球。2009年李隽在东京西部的西京市购置房产,正式创办了自己的乒乓球俱乐部,取名羽佳,包含了她的日本名字羽佳纯子。
万事开头难,俱乐部刚开张的时候,招生并不顺利,登了广告也鲜有人问津,毕竟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乒乓球远不如棒球、相扑等运动受欢迎。
李隽刚到日本时,就有人问她打乒乓球能养活自己吗?就连她在日产汽车队的队友,对乒乓球的了解也十分有限,很多人都是上了中学才开始接触乒乓球。转机出现在2013年前后,福原爱横空出世,可爱率真的形象和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迅速圈粉无数,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国民偶像。

她的爆火彻底颠覆了日本人对乒乓球运动的刻板印象,很多家长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女孩子练乒乓球也挺好,健康阳光又充满活力。日本青少年也把福原爱当作偶像,纷纷拿起球拍,走上球台,羽佳乒乓球俱乐部,也乘上了这股东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打电话咨询报名,甚至有三岁的小朋友,也吵着要来俱乐部挥拍上阵。和中国体校式的精英培养模式不同,日本青少年乒乓球的普及,更多是靠家庭和社会的自发推动。
父母们出于兴趣培养,或者希望孩子成为下一个福原爱,主动送孩子去俱乐部学习,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也推波助澜。平野美宇、张本智和等年轻新锐的比赛登上电视荧屏和报纸版面,让他们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小明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乒乓球的热情。
在俱乐部孩子们练习乒乓球,更多的是出于兴趣爱好,俱乐部也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训练氛围。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渐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技巧,当然兴趣培养只是第一步,当孩子们展现出一定的天赋和潜力后,俱乐部也会逐步加大训练强度。

为赛事铺路
俱乐部在普及青少年乒乓球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精英人才的培养,俱乐部根据学员的水平和目标,设置了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重在兴趣启蒙,让孩子们爱上乒乓球,高级班侧重技术提升和实战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青少年乒乓球的精英人才。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俱乐部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各级青少年乒乓球赛事。从东京都内的区级比赛,到全国性的青少年锦标赛,都能看到羽佳俱乐部学员的身影。
站在训练馆里,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幅汉字书法作品“练心壮胆,积健为雄”,既是李隽对学员们的期许,也仿佛是她自己乒乓人生的写照。从昔日中国国家队削球手,到如今日本青少年乒乓球“希望摇篮”的掌门人,她的身份变了,国籍也换了,但她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执着,却从未改变。
她把中国乒乓球的先进理念和训练方法,带到了日本,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日本青少年乒乓球发展的道路。她培养出的青少年选手,不仅活跃在日本国内赛场,也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中国乒乓球队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中日乒乓球,隔网相对,既是赛场上的对手,也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朋友。

结语
她个人的选择或许曾引发争议,但她对日本乒乓球,乃至世界乒乓球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她连接起中日两国乒乓球,也连接起乒乓球运动的过去和未来,在她的努力下,日本乒乓球迎来了新的春天。而她的人生故事,也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乒乓球运动,为乒乓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源
百科李隽

金鸿一瞥|日本乒乓是如何崛起的?在这家俱乐部里或许能找到一些原因
新民晚报2021-07-29

/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来源:头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