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在汇川区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74岁的周继坤老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将彩扣拼成蜜蜂图案;在约30公里外的汇川润民养老院,89岁的张忠明老人正进行雷火灸治疗,手脚冰凉的顽疾已明显改善……

作为贵州省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汇川区通过“医养深度融合”“智慧助老”等创新实践,让“老有所养”向“老有优养”升级。
山水间的“银发乐园”
娄山关南麓的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内,80余位老人或在康复室训练,或围聚一起娱乐休闲。院长郭延敏介绍,该中心依托毗邻娄山关景区的优势,每年夏季开放50张“旅居养老”床位,吸引重庆、上海等地老人避暑康养。
“健康长廊”是这里的一大特色。2018年,该中心与镇卫生院打通物理空间后,医生每日上门问诊,为每位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院务委员会更是让老人成为“管理者”——从菜单制定到财务监督,从活动策划到卫生管理,均由老人参与决策。“我们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是这个家的主人。”李显万大爷说。
科技赋能的“医养闭环”
走进汇川润民养老院,毫米波雷达生命体征监测仪正实时捕捉老人呼吸、心率数据;中医康复科、口腔诊所、外科、内科等医疗科室与居住区无缝衔接。该养老院是一家经区卫健局批准并在民政局备案的专业护理型医养机构,通过医疗、护理、康复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出“吃、住、康、护、养”一站式的康复服务体系。
每天午休后,工作人员会用康复天轨训练娄义兵老人的行走能力。谈及入住润民养老院的体验,娄义兵坦言:“住在这里心情很好,工作人员不但照顾细致,没事还可以跟大家下棋、打麻将,生活不枯燥。”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院长李永表示,通过个性化护理计划、丰富的生活服务、长期医疗保障、心理关怀与社交支持等措施,提高长期托管老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据介绍,该养老院还推出短期托管服务,能提供多种托管时长选择和收费标准,为百姓提供多样养老服务“菜单”。同时,还将推出“时间银行”项目,探索老年人互助团队建设,补充养老专业服务力量。
“我们在探索实施‘时间银行’项目中,将老人家属、社会志愿者纳入为老服务体系,他们在养老院参与为老服务的每一分钟,都将被录入‘时间银行’账户。当他们或他们的家人未来需要帮助时,可以提取‘时间存款’,享受相应志愿服务。”李永说。
汇川区民政局数据显示,全区9所养老机构(含5所公建公营、1所公建民营、3所民营)共收住996名老人,2024年,汇川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养老服务站17个。
据悉,汇川区正在采取措施,持续打破医疗与养老的体制壁垒,通过医疗机构嵌入式发展、智慧监测前置预警、银发人力资源开发等举措,为全区养老服务事业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王冬娅陈立果)
一审:王信
二审:余从源姚腾
三审:唐全寿
来源:头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