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初心 她将党性修养作为一生必修课_全国资讯网

永葆初心 她将党性修养作为一生必修课


永葆初心 她将党性修养作为一生必修课

  2025-02-21 09:05:17     简体|繁體
http://vip.993113.com/1054008.html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永葆初心她将党性修养作为一生必修课

——追记原云南省标准化研究所离休干部姜厚坤

符皓王娴

她是同事们眼中的“姜老”——志存高远、不慕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从祖国东北到西北、从西北到西南,组织需要她到哪里,她就到哪里。在边疆云南,她为标准化事业建设倾尽心血。

她是孩子们眼中和蔼可亲的“姜奶奶”——无儿无女的她,过着简朴的生活,却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积极捐款抗灾、捐资助学,帮助众多困难家庭学子完成学业。

姜厚坤生前每天坚持学习。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她更是众多党员心目中的“标杆”——觉悟高、党性强,入党60余载,她一直坚持读书看报,锤炼党性修养,多次在党的生日之际缴纳大额党费。

她是姜厚坤,生前系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的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原云南省标准化研究所)的离休干部,曾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云南好人”“昆明好人”等荣誉称号。

2024年初,姜厚坤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9岁。

姜厚坤年轻时的军装照。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组织谈话不到5分钟她毅然服从安排奔赴边疆

翻开姜厚坤的履历,一张身穿军服、头戴军帽的黑白照片格外显眼,照片中年轻的姜厚坤英姿飒爽、目光坚毅。

她的经历,也佐证了她照片中的干练形象。

1925年11月,姜厚坤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1948年,她加入辽北军区领导的地下学生组织;1954年,她从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担任教师,并于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云南标准化人才稀缺,姜厚坤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远赴西南边疆,献身云南标准化事业建设,成为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发展的奠基者之一。

姜厚坤生前,每当回忆起当初的选择时,她满是自豪:“云南是祖国的边疆,条件虽然艰苦,但那时需要人,组织和我谈话不到五分钟,我就同意了。”

听党话、跟党走,姜厚坤态度决然。

1968年,为获得一手种蕉标准的试行情况,姜厚坤率队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标准化调查,为当时的云南省政府提供了一手的农机标准化资料,并就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随后,她还开办了全省第一个标准化方面的培训班——农机标准化学习班,亲自备课、授课、改卷,为云南各地培养了第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标准化人才。

1981年,姜厚坤又主导筹建了云南省标准化信息网,通过信息网向全省厂矿企业及科研机构传递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化信息资料。

离休前,她还向上级建议设立独立的标准化研究机构并获批准。

姜厚坤扎根云南后,为推动云南标准化研究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就在她逝世前,她还心系云南省的标准化事业。在她的遗嘱中,这样写道:“遗留的文字作品及工作方面的材料,酌情填补我省标准化志80年代以前的空白……”

姜厚坤座右铭。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在党60余年她将初心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

对党,姜厚坤心怀赤诚。

她常说:“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奋斗方向,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我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之所在。”

姜厚坤所言,并非一时兴起的表态,而是内化于心的自觉行动,原单位同事见证了她践行誓言的点点滴滴。

今年79岁的退休干部杨永堂,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与姜厚坤共事,至今他还对姜厚坤印象深刻。

杨永堂回忆,他当时担任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姜厚坤经常到他办公室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每次少则10分钟,多则1小时。

“你不用单独来找我汇报,有什么事我来找您就行。”作为晚辈,杨永堂在姜厚坤面前心怀敬仰。

“你是书记,就是我的‘监护人’,我找你就是向组织汇报。”姜厚坤的回答让杨永堂深受震撼:“她比我们年长,找我汇报不是尊重我,是尊重组织。”

1985年离休后,姜厚坤并未因离开了工作岗位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每天坚持看《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政策哪里发生了灾害需要捐款等,都是她关注的重点。

记性不好,她就把自己关心关注的事情和学习心得体会写在笔记本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家中的笔记本摆满了书架。甚至是生前住院的日子,姜厚坤都没有停止学习。

“每次我们要去医院看她,她都会特别叮嘱带上一些近期的报刊,现场还会向我们询问中央近期的一些重大会议精神。”在医院,看到病榻上姜厚坤依然有一股认真劲,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赵忆宁肃然起敬:“点滴小事,处处体现着她的党性修养。”

“全面小康梦,躬身奋力迎。”姜厚坤生前写下的《喜迎“七一”并纪念我的“入党日”》《“七一”感言》《“八一”抒怀》等诗文,无不体现着她对党的感恩之情。

离休多年来,在建党八十、八十五、九十、九十五周年及一些重要纪念日,姜厚坤都主动缴纳了大额党费,向党的生日献礼。

“她把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我们的国家。”谈起姜厚坤,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离退休人员第六党支部书记崔守昌如是感叹。

姜厚坤逝世后,按照她的遗愿,用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遗体,作为这位老人终身信仰的标识……

姜厚坤委托单位捐赠图书。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她向需要的人倾尽所有

走进姜厚坤生前居住的房屋,映入眼帘的是老旧的沙发、掉漆褪色的木圆桌和水磨石地板……这个两居室陈设十分简朴。

客厅墙上悬挂的一幅字画十分醒目:“不怕死不爱钱,巾帼亦不受人怜;俯首横眉分泾渭,磊落光明度余年。”

书架上,还摆着一幅白求恩肖像照,白求恩精神也是姜厚坤一生的追求: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到她家拜访,她总嘱咐我们用水时别浪费水。”赵忆宁说,姜厚坤没有儿女,每月退休工资有近14000元,本可以富足地安享晚年,但她总穿着旧衣服,破了就缝缝补补,腿脚不便也舍不得请保姆,省下的钱却都捐出去了。

姜厚坤把党性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很吝啬,却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一次次慷慨解囊——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西南大旱、2013年雅安地震……每一次灾害都牵动着姜厚坤的心,她一次次委托单位捐款;2014年至2020年,姜厚坤多次通过驻村队员,先后向大理州漾濞县顺濞乡、宾川县鸡足山镇的小学和幼儿园,以及文山州富宁县的学生捐款,并主动资助多名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据不完全统计,姜厚坤离休后累计缴纳大额党费和为扶贫、救灾、助学捐款近16万元。

媒体采访姜厚坤时问她:“奶奶,听说您捐了好多钱?”

姜厚坤回答:“我这哪是捐,我那是还钱,我的钱,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趁我还活着,能还一点是一点。”她的话令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以初心敬党心,以小我谱大爱。因为心怀信仰,孑然一身的姜厚坤是富足的。她在笔记中写道:“耄耋之年,独居度日,虽然全身从头到脚都是病,通常看来应是困境,但我却活得越来越舒畅……我持之以恒、自发自觉地走上了纯真和大我的广袤天地!”

2024年初,姜厚坤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逝世后,姜厚坤的奉献依然在继续——遵照老人的遗嘱,其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供医学解剖教学使用,成为昆明医科大学接收的最大年龄遗体捐献者。其丧葬费、抚恤金,除丧用支出外,剩余的23万余元,也全部捐献给学校。

来源:头条娱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全国资讯网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vip.993113.com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 2025年 » « 02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