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张运院士及张澄主任指导下,心血管内科安贵鹏主任医师、刘艳副主任医师团队联合麻醉科,成功完成了山东省首例经导管三尖瓣钳夹手术。术后患者的三尖瓣反流明显改善,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患者已于近日顺利出院。


患者老年男性,因“阵发性胸闷、憋喘伴心悸4年余,加重2年”入院。既往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6年余,合并高血压和心房颤动病史。2024年5月,安贵鹏带领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曾为患者成功实施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本次手术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组织了多学科讨论和评估,根据手术风险评估,Tri-Score评分(三尖瓣手术后院内死亡率风险预测评分)为5分,预测院内死亡率为14%,提示外科手术存在较高的风险。心血管内科团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符合经导管三尖瓣钳夹术指征。

本次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术中器械操作时间约120分钟,患者即刻三尖瓣反流等级下降到1+,三尖瓣平均跨瓣压差为2mmHg,手术顺利结束。
三尖瓣重度反流(TR)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是引起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长期以来,它的治疗和所引起的危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三尖瓣也曾被称作是“被遗忘的瓣膜”。通常,临床上对三尖瓣重度反流(TR)的管理和治疗仅限于使用利尿剂优化容量,很多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无法有效改善,而孤立三尖瓣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经导管三尖瓣钳夹术已成为国际上最为先进的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方式。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为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高危手术患者,能够大幅降低手术风险,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长期恢复期。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标志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这一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体现了安贵鹏教授团队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方面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未来将为更多的三尖瓣反流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通讯员董梅尹璐)
来源:头条娱乐